职位福利
职位信息
岗位职责:
1、负责种植主要目标和计划,制定、参与或协助上层执行相关的政策和制度;
2、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及下属员工的管理、指导、培训及评估;
3、编制年度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进行生产调度、管理和控制;
4、负责组织生产、设备、安全检查、环保、生产统计等管理制度的拟订、修改、检查、监督、控制及实施执行;
5、设置并实施产品的进度、生产方法和流程;
6、与其他部门协作在一定数量、质量、时间表和成本要求下保证高的生产效率。
任职资格:
1、高中及以上学历,专业不限;
2、2年以上农业种植管理经验,有同行业生产管理经验者优先;
3、熟悉种植的运作和流程,擅长种植现场管理。
4、熟悉生产成本控制,统筹运作,熟悉生产作业流程和工艺规程,熟悉生产质量的控制管理,了解ISO9001:2000质量保证体系;
5、具备优秀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规划能力。
工作地址:
[阜阳市太和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旧县核心区(安徽省百麓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区6号) 查看地图
联系方式
竞争力分析
示例:你的位置
较低 中等 很高公司介绍
安徽百麓控股集团(即安徽百麓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于2018年1月15日成立,目前公司在职员工数约300人,是一家集健康产业投资与开发、农业项目投资与开发、生物医药、医药原料、化妆品、保健品食品、预包装食品销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多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专业从事食药用菌、药食同源植物提取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外向型企业。产业模式布局全国,截止到目前在全国已拥有11个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和生产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太和旧县、宫集镇、胡总镇、马集镇、赵集乡,合肥长丰、蜀山,贵州安龙,宁夏石嘴山,山东日照,甘肃渭源等地,主要从事菌种研发、生产种植、食药用菌深加工、产品销售和出口等。
百麓集团先后获得荣誉和称号有: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安徽省十大扶贫企业、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园、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生产基地……
安徽省百麓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为安徽百麓控股全资子公司,企业投资建设并运营"太和县食药用菌科技产业园",园区占地面积680亩,总投资5.1亿元。企业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上海农科院、安徽省农科院合作成功突破红托竹苏液体菌种这一难题,并获得"皖苏一号"、"皖苏二号"、"皖苏三号"菌株知识产权。企业分别于村、社区建立深度合作,以产业优势和规模优势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参与,真正实现企业增效、村集体收益、农民增收三方共赢,互利发展。2021年2月,中央电视台一套《新闻联播》,对公司生产的红托竹苏野生菌株驯化及生产种植情况进行了报道宣传。企业已通过HACCP和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获得"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百麓"红托竹称和蛹虫草获中国安徽名优产品暨农业产业化交易会(2021.合肥)参展产品金奖。2023年5月百麓鲜蛹虫草和鲜红托竹苏入选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第二批全国预制菜(预制农品)登录宣展名录,2023年8月太和蛹虫草和太和红托竹苏成功入选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3年9月"百麓"牌红托竹苏荣获2023年"阜阳市十大名优农产品"称号。
安徽长丰食药用菌综合产业园,由长丰百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成立于2021年11月,为安徽百麓控股子公司,园区总占地面积300亩,一期占地150亩,截止2023年6月已建设钢结构智能菇房7个单元,计84个菇房,移动式智能菇房10个,园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的原则,为专业从事食药用菌菌种研发、生产种植、技术培训、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和出口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企业。
安徽百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为安徽百麓控股集团全资子公司,企业投建并运营“百麓菌旅小镇”,园区总占地面积约150亩,总投资1.6亿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的原则,专业从事食药用菌、生产种植、技术培训、食用菌菜品研发、展示、产品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企业。园区内现已建成六个区域,分别为产品综合展示大厅、食用菌菜品研发综合楼、红托竹荪种植区、虫草花种植区、冷藏保鲜区、鲜品烘干区。企业致力于“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产业化发展路径,确保生态、绿色、安全、可持续发展。
宁夏百麓珍稀食药用菌科技产业园,建设成立于 2021年 12 月,为安徽百麓控股子公司,园区占地面积 192.33 亩,总投资 1.32 亿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经营”的原则,专业从事食药用菌菌种研发、生产种植、技术培训、精深加工、产品销售和出口为一体的农业现代化企业。企业现拥有6个生产团队和2个运营中心,每个团队均由各地引入的拔尖人才率领,其中竹苏、蛹虫草团队,在技术、单体规模和产能上位居全国首位。